“这样一个唐代彩绘风貌俑自己有幸收藏了,我觉得把它捐赠到博物馆里可能比放在自己手里更有意义吧!”近日,我校2018届戏剧影视文学专业毕业生王孟夏将自己收藏近四年之久的“唐代小俑”捐赠给陕西省历史博物馆。
据了解,王孟夏家在山东省济南市,山东历史文化底蕴深厚,小时候,王孟夏就对历史和文物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在他的家附近就有一个古玩市场,中学时,一有时间就会到那个古玩市场去逛逛,时间久了,就喜欢上了收藏文物。“当初收藏文物只是收藏一些钱币,之后看得多了,见的多了,收藏的多了,就慢慢迷恋上了收藏,开始上瘾了,现在系统收藏有民国时期的银元和铜元,另外还收藏一些零零碎碎的陶罐、俑等等,收藏这些文物完全是出于自己对历史的热爱。”王孟夏告诉记者。
考上大学以后,他离开了家乡来到了渭南师范学院,2014年10月,假期期间,他去了西安游玩,王孟夏说,他每到一个城市都会去那里的历史博物馆和古玩市场参观,像陕西省历史博物馆、碑林博物馆、渭南历史博物馆、宝鸡青铜博物馆、汉阳陵等地方,他都已经去过好多次了。他在西安小东门的古玩市场无意之间看到了这么一个小俑,起初并不知其确切年代,只是觉得该物古朴自然,当时很喜欢,便买了下来。在大学期间,他也做了大创项目,学术论文主题就是口述历史,该项目是国家级的大创项目,目前也已结题。
他说到,喜欢历史和文物收藏完全是由于自己的兴趣所在。因为共同的兴趣,他认识了现在的女朋友,他们去年一起报考了中国社会科学院的历史学专业的研究生。他女朋友看过小俑后,认为这个“唐代小俑”可能是唐代胡人侍从俑,虽经济价值较为一般,但也具有一定的文物价值。
近日,王孟夏和女朋友乘坐去往西安的火车,一起来到了陕西省历史博物馆,准备在临近毕业这个时候将自己的“唐代小俑”捐赠给博物馆,“唐代小俑”经陕西省历史博物馆征集处专家鉴定为唐代彩绘风貌俑,获博物馆正式收藏。王孟夏说,“唐代小俑”捐出去,让它的文物价值得到体现。王孟夏去年考研报的专业是中国社科院的近代史专业,虽然已经过线,但还没有达到自己想要的目标,他便选择香港浸会大学中国研究专业,也是历史类。
王孟夏说到,渭南,他心中充满无限深情的第二故乡,自己即将毕业离开这里了。在陕西求学的这四年,他从三秦大地丰富的文博资源中获益良多,不仅是在知识上的充电,更有精神上的慰藉,于是决定,在临近毕业之时,将所收藏的小俑捐赠给陕西省历史博物馆,以表达对于陕西文博事业的热爱,希望同龄人热爱中华文化、保护历史文物、传承千年文明。(大学生记者团 詹欣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