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1日下午,西北工业大学国际合作处处长、国际教育学院院长兼哈萨克斯坦分校校长孔杰教授在厚德楼10楼报告厅作题为《教育强国建设背景下西部高校国际化工作模式创新与实践》的报告会。报告会由党委副书记常青林主持。

孔杰围绕教育强国建设新要求,结合西北工业大学实际,系统解读了国际化工作的战略、思路与举措。他从“翱翔四海 开拓本科生总师雏形国际视野”“合作办学促进教育资源跨国境协同创新”“国际教育助推学校国际影响力快速提升”“高开高走哈分校引领高质量‘一带一路’”“创新策划白科院中国分院引领国际引智”等五个方面,重点解读了西北工业大学本科生国际交流、中外合作办学、来华留学生教育、哈萨克斯坦分校建设以及白俄罗斯国家科学院中国分院运营等国际化工作的具体举措、实践成果与宝贵经验。孔杰教授语言通俗易懂、深入浅出,内容丰富详实、科学严谨,引发参会人员的浓厚兴趣和讨论。

常青林表示,孔教授的报告既有理论高度,又有实践指导意义,不仅为我们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和启示,更为我校今后的国际化工作提供了参考。他强调,西部高校作为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推进教育强国建设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要深入认真和研究借鉴西北工业大学的成功经验,结合自身实际,积极探索和实践适合我校特点的国际化工作新模式,为推动学校国际化工作的发展贡献力量。
学校教务处、科学研究处、人事处、各二级学院、继续教育学院、资产经营公司分管外事及相关工作领导,国际合作与交流处、国际教育学院全体人员聆听了讲座。
报告会前,孔杰还与我校相关部门负责同志开展交流,并参观了莫斯科艺术学院。(通讯员 刘新新 李梦琪 审核人 郭石磊)
报告人简介:
孔杰,男,教授/博导,国家杰青,洪堡学者,陕西省“三秦学者”特聘教授及创新团队带头人,英国材料矿物与矿业学会会士,2021-2024入选“科睿唯安”全球高被引科学家;主要从事超支化高分子合成及在电磁功能材料中应用的研究工作;主持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项目、联合基金重点项目、国家重大专项专题、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课题等重点类项目4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国家级项目7项;以第一或通讯作者在Nat. Commun.、Adv. Funct. Mater.、Macromolecules等期刊发表论文160余篇,引用22000余次,授权发明专利40余件,获教育部技术发明奖二等奖(排名第1)、陕西省教学成果奖一等奖等省部级奖6项;现担任西北工业大学国际合作处处长、国际教育学院院长兼哈萨克斯坦分校校长,任中国复合材料学会电磁复合材料分会主任、陕西省高教学会中外合作办学分会副会长兼秘书长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