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1日上午,2014届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会议在厚德楼三楼会议室召开。学校党委副书记赵伏友出席并作重要讲话。会议由学生处副处长田耿辉主持。
会上,学生处处长王俊安传达了中央、全省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电视电话会议的精神,通报了我校近期就业工作情况。他强调在后期就业工作中要坚决贯彻教育厅《关于切实做好2014年全省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通知》精神,努力做好我校后一阶段学生就业的各项工作。
赵伏友在讲话中强调就业工作要认真贯彻上级文件精神 ,要坚持求真务实,勇于创新。他强调指出就业工作“四不准”,不准强迫毕业生签订三方协议;不准将三方协议的签订与毕业生论文答辩和学位证毕业证挂钩;不准以档案户口托管的理由与毕业生签订就业协议;不准将见习材料作为毕业生的就业证明,并特别强调落实好2008届毕业生的信息回访工作。
在随后进行的创业导师论坛活动中,美术设计学院院长助理刘杨志从创业先期的市场宣传与定位,资金的募集与运营谈了自己的观点和看法。
教育与公共管理科学学院教师孙樵结合自己的专业,从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的角度出发,着重强调当代大学生创业的一个重要主观条件是要积极改变以往的传统观念,破旧立新,勇于突破与创新,将创新作为一种自我精神的升华。
我校优秀校友、CECC总经理、渭南师范学院甲骨文实训基地负责人陈田先生表示,创新创业的过程,其实质就是人脉的建立与经营的过程,实训基地对于毕业生最大的作用就是将大学生打造成为一名懂得如何去经营自己人脉的职场人。陈先生还表示,如果能够将就业工作与市场行为相结合,将市场的需求与专业捆绑起来,更多地与企业打交道,采取主动出击的战略战术,将学生推销出去,成果是不可估量的。
我校教师、渭南能源设备厂厂长薛存生指出创业并不适用于每一名毕业生,创业必须要有特定的个人条件与心理素质。他结合我校的具体专业设置指出,可以在今后重点培养符合实用型人才,诸如“农业——建筑”专业综合型毕业生和“化工——机械”专业综合型毕业生;建议在每一届毕业生中选取50至100人的团队,经过3至5年的合作,采取“企业带学生,师傅带徒弟”的模式,进行人才的订单式培养,逐步打通毕业生的就业创业渠道,开源通渠。
学生处、教务处、保卫处、人武部、后勤集团负责人及各二级学院院长、主管学生工作的副书记参加会议。(通讯员 荆冰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