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师院要闻>>正文
上海师范大学史文博士在 “丝绸之路渭华学者论坛”上的发言
发布日期:2016年12月23日 16:40  来源:党政办  作者:

12月21日下午,陕西省“丝绸之路青年学者论坛”渭南师范学院分会场“丝绸之路渭华学者论坛”在渭南师范学院音乐厅举行。上海师范大学史文博士代表国内青年学者在论坛开幕式上发言,发言主要内容如下: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学者、老师们、同学们:

大家好!

很荣幸能参加此次的丝绸之路渭华学者论坛,作为一名土生土长的渭南人,我对渭南这片土地、对渭南师范学院一直有着深厚的感情。

上海师范大学史文博士

1992年毕业以后我便来到渭南师范学院任教,在这里工作了3年,时隔21年,能够再次回到这里我感到既熟悉又陌生。熟悉的是在这里我还能看到一些熟悉的面孔,很多以前和我共事的同事依然在这里辛勤工作。陌生的是这20多年里渭南师范学院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有很多感慨:多年心系师院,虽已物是人非,依然亲切亲近。

再一次踏入校园,看到的是一栋栋崭新的教学楼、一排排高大的树木、一丛丛绿油油的草地,为学生的学习和生活提供了一个良好的环境,与过去相比,现在的校园变得更加的干净、整洁,学校的整体布局更加典雅、雍容。

当然,令我惊讶的不仅仅是学校环境的变化,更重要的是学校教学质量的飞速提升。与90年代相比,渭南师范学院不论在师资队伍还是在办学水平上都有了质的飞跃。以外语学院为例,现在开设的韩语、日语等专业,在90年代是没有的。在师资队伍上,90年代学校的教师还是以本科学历为主,而目前师资队伍基本都是硕士研究生以上的文凭。渭南师范学院还鼓励教师继续深造,派遣了大量的青年教师赴俄罗斯、泰国等国知名高校攻读博士学位。相信渭南师范学院的师资队伍会越来越好,教学质量也会不断提升。

最令我震惊的一点就是学校近年来在对外合作办学方面取得的成效。走出国门,将渭南师范学院推上国际舞台是我们在90年代想都不敢想的,如今却真的实现了,而且办的越来越好。特别是近一两年内,渭南师范学院已经和韩国、澳大利亚、泰国、俄罗斯等多个国家的多所高校签订了合作交流协议。今年,渭南师范学院莫斯科艺术学院的成立,不仅是渭南师范学院的大事也是我们国家的一件大事,我从媒体中看到,2016年11月7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和俄罗斯总理梅德韦杰夫在俄罗斯圣彼得堡还就这件事签署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与俄罗斯联邦教育科学部关于支持举办“渭南师范学院莫斯科艺术学院”的谅解备忘录》。渭南师范学院还与泰国博仁大学共建了东盟博仁财经学院。这是渭南师范学院走向国际,面向全球视野培养国际化人才的一个重要标志。

借此机会我表态,我愿意尽自己最大的努力为渭南师范学院的国际化和人文学科的发展尽绵薄之力。我在天华学院担任了六年的主管国际交流的副校长,走访了二十余个国家,与美国、欧洲、澳洲等国的多所高校签署了合作协议。我愿意与渭南师范学院的领导、老师、朋友、同学们分享自己在国际交流方面的资源与经验,以及学术研究的心得体会。

最后,相信在渭南师范学院党政领导的带领下,在全体教师的共同努力下,学校将迅速变成一所国际化的高水平、有特色的高校。祝渭南师范学院的明天更加辉煌,祝本次论坛圆满成功!((通讯员 刘永勤))

上一条:我校外籍教师奥斯特里高娃•叶卡捷琳娜在“丝绸之路渭华学者论坛”上的发言 下一条:台湾朱宗庆打击乐团资深团员、二团团长,我校特聘副教授何鸿棋在“丝绸之路渭华学者论坛”上的发言

关闭

学术讲座
师院要闻
师院快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