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3日下午,人文学院在1218会议室召开教育教学思想讨论大会。人文学院党政领导班子成员、全体教师和学生代表参加了大会。人文学院副院长白赵峰主持会议。
讨论会上,人文学院师生以人才培养方案的修订为中心展开讨论。韦爱萍、张涛、任葆华、田晓荣、李险峰、姚亦登老师先后发言,围绕课堂教学、教学方法、教学过程、课程设置、教学竞赛等问题展开讨论。韦爱萍在发言中表示,教师在教学工作中要有亮点,学生教学竞赛中要从教学方法、教学过程着手,重视活动细节与沟通。同时提出选修课动态化、名著导读等建议。张涛提出,可以利用渭南电视台等渭南媒体协同培养人才,创新培养模式。李险峰老师谈到,中文系专业课遭到压缩,导致学生专业素养欠缺,考研率降低的问题,建议加强专业课的建设。任葆华表示,学生专业课时偏少,将会影响今后就业与考研,提出对于选修课可以采取分模板选修的建议。姚亦登、田晓荣指出,专业课的设置应着眼于学生基本功的培养和学生的长远发展,不能因小失大。
学生代表党同、屈华瑞、罗培琪、刘叶、孙天陟等同学也积极发言,提出了不少中肯的建议。屈华瑞认为,反转课堂并不适用于所有课堂,课程开设要有较强的针对性,还提出与教师资格证考试师相关的课程应该放在大学二年级开设,这样更有利于学生的资格证考试。刘叶说,一些教材与学生实际不相符合,希望得以解决。孙天陟提出,希望邀请专业记者来分享工作经验等。
人文学院党总支书记赵小鹏指出,讨论会气氛热烈,大家争相发言,为人才培养方案的修订献计献策,只要人文学院师生群策群力,人文学院的发展前景会更加美好。人文学院的工作要从基础抓起,尤其是名著导读工作要落到实处。
人文学院院长曹强在总结讲话中,充分肯定了人文学院师生在讨论会上所提出的建设性意见,回应了师生讨论中所提出的问题,表示人才培养方案的修订和今后的工作中将逐步采纳大家提出的合理化意见。在今后的工作中,人文学院将进一步加强教育教学管理工作,尤其是要加强毕业班考试管理,考试课程全部实行集中考试模式,每个考场要安排两位教师监考,平时成绩在总评成绩中所占的比例可以根据课程性质适当变化等等。曹强表示人文学院将在保持人文特色与优势的基础上进行课改,在提高学生学业水平和专业技能的同时,也让老师教学的舒适感、尊严感得到提升。(通讯员 田野 王安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