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综合新闻>>正文
责任与使命同行,只争朝夕筑防线——附属医院办公室副主任王鹏开学防疫工作纪实
发布日期:2022年09月20日 16:29  来源:附属医院  作者:王新英

2019年他面对来势汹汹的新冠疫情,成为学校抗疫一线的“逆行者”;现在,随着疫情形势日趋平稳,他仍是我校疫情防控的“守护者”。他就是附属医院办公室副主任——王鹏。

今年秋季开学疫情防控战役打响后,他主动站在校园疫情防控最前线,不辞辛苦,不计得失,只争朝夕筑牢疫情防线,用医者的仁心和师者的爱心诠释一名新时代共产党员与院校医护工作者的双重责任与使命。

一、认真钻研防疫技能,当好“研究员”

本轮疫情发生时正值暑假末期,“学校放假,抗疫不放假”。王鹏同志第一时间返回工作岗位,每天密切关注疫情形势动态,给全院职工及时发布动态信息,协调假期医护值班人员,完成学校各类防疫报表的统计和上报工作。他按照省市区和学校的通知精神,利用“网络+”方式来组织医护人员开展线上学习和培训,交流讨论新冠疫情防控业务知识和防疫技能,努力提升医院整体疫情防控工作处置水平。为了让一线工作人员把防疫知识入脑、入心,他深入一线为参与开学防疫工作的医护、后勤消杀、保卫安保及后勤公寓楼宇管理等人员分别进行了一码通扫码验码、查验核酸报告和环境消杀的培训;为迎返接站志愿者进行测温枪使用及个人防护和行李消杀的讲解和培训。此外,他及时拟定了学校的全员核酸采集方案并参与修订了学校新冠疫情防控方案、应急预案及全要素演练方案,同时带领医护人员精心设置校内临时隔离点、国培楼隔离区、防疫物资储备室等场地。在他悉心努力下,医院和医疗救治组所做的学生返校前准备工作受到了主管校领导的好评。

二、筑牢校园战疫防线,当好“安全员”

学生入校期间,附属医院规范设置了医疗保障点、临时隔离点、返校学生核酸采样通道和完成落地检学生的验码快速通道,王鹏同志灵活克服医护人员严重不足的实际困难,科学统筹安排医护人员轮岗工作。开学两天里,每天从第一位进入校区的学生开始一直到最后一班点对点转运学生车辆返回,他都是以身作则带领医护人员全程在岗,及时联系校外医疗机构,多点位开展核酸检测工作,确保每一位返校学生完成核酸落地检测,全力当好校园“安全员”,把好防疫“安全关”。学生返校后静态管理一周要完成四轮全员核酸采集工作和相关重点人群的核酸采集工作,因为学生返校日期不同,需每天针对不同时间段返校学生制定核酸检测通知,协调医护人员参加核酸采集工作,汇总上报每日核酸采集数据,与校外协作单位沟通次日核酸采集安排。上面千条线,下面一根针,这些看似简单、实则千头万绪的工作,均由他一人完成。在核酸采集工作中,他带领医护团队“确保不漏一人”的坚持以及一丝不苟的工作态度,也得到了学院和学生的一致好评。

三、坚定树立大局意识,当好“战斗员”

校园防疫工作任务紧张而繁重,各地疫情形势变化和防疫政策的不同,让王鹏那根紧绷的弦始终不敢松懈。他号召医护人员要齐心协力、并肩作战,面对疫情,每个人都要树立大局意识,当好疫情防控“战斗员”,共同守护校园、筑牢防线,完成学校和医院的防疫任务。自8月15日至今,他始终战斗在防疫一线,心系师生、冲锋在前,用实际行动书写一名共产党员的时代担当,其间连续三天在办公室加班至凌晨。在学生入校前,王鹏对学校储备的防疫物资逐一进行了盘点,查漏补缺,及时补充了校园应急所需的医疗及防控物资,并协调好了协议单位,保障防疫物资的充足供应。考虑到两个校区实际情况,他利用自己的休息时间开车往返转运防疫物资,并协助到富平校区医务室开展学生入学前疫情防控准备工作。他的努力终有回报,学生返校至今,附属医院各项防疫任务有序完成,所开展的防疫工作在各级防疫检查中都受到了好评。(通讯员 王新英 审核人 段楚雷 )

上一条:美术学院各班召开“推广普通话,喜迎二十大”主题班会 下一条:莫斯科艺术学院开展新生大学生活与心理健康教育活动

关闭

学术讲座
师院要闻
师院快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