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5日下午,马克思主义学院举办课程思政公开课教学活动。教学督导赵兴牛、学院部分领导、专业建设负责人、教研室主任、部分无课教师及20余名学生参加本次活动。活动由副院长单剑峰主持。

本次公开课由校级《社会学概论》课程思政示范课负责人鲜玉芳老师主讲。鲜玉芳老师以“社区:打通基层治理的“最后一公里”为题进行教学展示。在导入环节,通过党的二十大代表、军门社区党委书记林丹同志的视频讲述,引导学生认识到新时代以来我国社区在民生建设方面发挥的关键作用,体悟到社区在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中的“前沿”地位。在讲授环节,围绕“社区概述”及“社区工作的一般过程”等内容展开教学。教学过程紧密结合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在社区层面的理论与实践发展,相继援引福州军门社区“一老一小”工程建设、南京秦淮区“社区便民服务站”等鲜活案例进行教学例证,实现了知识传授、思政教育和实践养成的有机统一。在作业环节,通过制定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的社区服务方案,引导学生深入了解党的二十大精神,在实训中充分认识到青年一代在新时代新征程上的历史责任。整个教学过程布局合理、安排有序、方法得当、趣味性强,促进了知识传授和价值引领相得益彰。

教学展示结束后,赵兴牛肯定了本次课程思政公开课,并鼓励广大教师在专业课教学中积极挖掘和运用思政元素,不断推进育人理念革新。

近年来,马克思主义学院在充分发挥思政课铸魂育人主渠道作用的同时,积极推进课程思政建设。学院立足社会工作、中国共产党历史本科专业,鼓励支持专业课教师在教学实践中挖掘思政元素,努力将知识传授与价值引领统一起来,达到润物无声的育人效果,不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通讯员 鲜玉芳 审核人 张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