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校上下喜迎中秋、国庆“双节”之际,为回馈母校,感谢恩师,我校优秀校友、02级语文教育专业毕业生、渭南时代影城经理雷楠于9月29日晚为人文学院全体教职工专场播放了正在全国热映的电影《白鹿原》。播映前,学校校友办主任、新闻中心主任王双明与人文学院党总支书记姬晨、院长凌朝栋博士一起亲切会晤了雷楠并向其赠送了 校训及学校精神书法条幅等纪念品。到场观看电影的师生员工约有110人。
电影《白鹿原》是根据陈忠实的同名小说改编而成,影片主要以白嘉轩在白鹿原的权威影响力和田小娥的爱情故事为主要线索来开展,时间跨度从清末、民国、一直到日本侵华、抗日战争爆发,着眼于白鹿村两大家族的荣辱兴衰,讲述了以白嘉轩和鹿子霖为首的两个家族,在截然不同的道德观和价值观的冲突融合中,白鹿两家祖孙三代恩怨纷争的故事。
参加观影的师生员工对雷楠校友的报恩举措给予了高度肯定和赞扬。对此,雷楠校友一再表示:心系母校、关注母校、祝福母校是每一位校友永远也割舍不断的情结,有机会、有条件回馈母校、报答恩师是一件既有意义、又很幸福的事情。我们衷心祝愿各位老师身心健康,永远幸福,真切地期盼母校的各项事业越来越好。
影片播放结束后,在谈到观看收获和体会时,人文学院党总支书记姬晨对前来采访的人文学院学生分会新闻部记者说:“这部影片是当下中国电影中少有的独具深切人文情怀和深度社会思考的力作,其宏大如史诗,深刻如寓言,形象生动如评书,奇闻怪谈如《山海经》,封建传统礼教与革命思想和运动冲撞形如水火不容,是文学性、民族性、历史性完美结合的作品,是当代现实主义文学的一个标志性作品。影片充分体现了民族文化内涵和历史价值。通过电影艺术,用镜头语言描绘了恢弘壮阔的白鹿原地域风情和时代特色,用戏曲艺术、音效艺术以及方言艺术等影视艺术手法展现了白鹿原粗犷刚烈又不失温婉细腻的民风民俗,营造出了跌宕起伏,扣人心弦的效果。观赏这样的影片并认真总结品鉴,无疑对启发教师的创作思维,提高文学艺术、影视艺术鉴赏水平都大有裨益。”
人文学院中文系副主任武国权博士在谈及对影片《白鹿原》的评价时说:“小说中的人物形象比较复杂,性格多样化,相比之下,电影贴上了文化的标签,会把人物个性凸显出来,更加突出人物的类型化,更加象形逼真。小说一直写到了解放战争,而电影只演到了抗日战争,还删简了很多内容,给人留下了回味的余地。对于教师而言,回味,思考,品鉴这顿文化大餐是很有意义也很有必要的。”
(责任编辑:师院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