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综合新闻>>正文
传媒学院举办高校科技成果转化案例分享会
发布日期:2023年10月12日 10:15  来源:传媒学院  作者:王晨悦

为促进学院学科科研建设,推动师生创新创业和科技成果转化工作,10月11日下午,传媒学院在110教室举办高校科技成果转化案例分享会。学院邀请陕西聚高增材智造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创始人、机械制造系统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博士、国家药监局医用增材制造器械研究与评价重点实验室工程师杨春成作题为“增材制造(3D打印)技术与产业化”报告。我院动画专业学生与学院教职工代表60余人参加报告会,会议由院长曹熙斌主持。

杨春城博士从团队构成、项目背景等方面介绍了其公司在医疗领域对3D打印技术的应用,从解决方案与生态建构、商业模式、融资与未来等方面分析了高校科技成果进行转化流程和应注意的问题。杨博士介绍,3D打印技术主要应用于为医疗领域提供定制式医疗器械,解决了传统医疗器械取材难、易损坏等诸多弊端,在医疗行业定制医疗方面具有重大突破。定制医疗虽市场较为小众,但其所提供的的社会价值远大于其商业价值。

杨博士强调,在科研成果转化的过程中,首先应考虑科研成果如何转化成产业,及时关注科研成果在市场上的状态,重视技术上的革新性以及技术的规格化定制,推动技术上的创新。二是技术要投入市场,必须要有一定的先进性。在产品投入市场之前,应对产品进行个性化定制,大数据分析,在产品投入的过程中注重知识产权保护。在产品投入市场的过程中,应用市场极为重要,应及时关注产品的个性化、功能性应用,革新技术,使其适应市场需求。三是分析市场动向,进行市场调研,找准发展契机,开发多种应用场景,在关注经济效益的同时更应当关注社会效益,使产品能够更好的服务社会。四是构建产业新生态,在提出问题的解决方案时,应注重集群效应,打造技术生态,构建生态体系,从而获得在行业领域的话语权,制定行业规则,引领行业发展动向。五是在科研成果转化阶段应当结合国家政策,将科研人员成果转化产业化,精准定位目标市场,对未来发展进行合理规划,打造完善的产业体系。报告会上,师生与杨博士就关心的创业就业问题互动交流。

曹熙斌对报告会进行了总结。他指出,杨博士的报告对学院的科研成果转化工作有很好的指导意义。传媒学院在创新创业和科研成果转化工作中应当紧跟时代步伐,着力文创产品的开发与市场推广。在师生创业方面,要注重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相结合,学生应发挥自身专业优势,积极开展创新创业训练。(通讯员 王晨悦 审核人 曹熙斌)

杨春成简介:杨春成,工学博士,毕业于西安交通大学机械制造系统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和国家药监局医用增材制造器械研究与评价重点实验室,导师为我国著名生物增材制造领域学者西安交通大学长江学者李涤尘教授,是陕西聚高增材智造科技发展有限公司、陕西聚康高博医疗科技有限公司等企业创始人,研究方向为高性能聚合物增材制造(3D打印)技术与医学应用。自2017年4月份以来,与西京医院、唐都医院、四医大口腔医院等合作完成了200余例3D打印PEEK临床应用案例,被国内外专家认为是下一代植入物3D打印技术的革新。目前参与国家重点研发计划1项,国家自然科技基金重点项目1项,陕西省重点研发计划1项,广东省重点领域研发计划1项,主持陕西省技术创新引导专项(基金)1项,研究成果累计发表SCI论文10篇,其中3篇为ESI/WOS高被引文章,1篇为《机械工程学报》封面文章,申请发明专利30项,其中授权18项,参与起草了5项增材制造定制式医疗器械国家药监局指导文件和行业标准。受聘担任中国机械工程学会生物制造工程分会委员,陕西省保健协会胸壁外科专业委员会委员,陕西骨科3D打印技术创新联盟常务理事,陕西省医工融合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委员。获得陕西省科技工作者创新创业大赛银奖,获得“Solvay AM cup 2018”的全球银奖(中国唯一获奖),获得中国增材制造创新创业大赛一等奖,获得中国上银优秀机械博士论文奖,多次获得央视专题报道研究成果。

上一条:环境与生命科学学院党总支召开党建“双创”工作推进会 下一条:学校开展燃气安全使用“人人讲安全个个会应急”宣传教育活动

关闭

学术讲座
师院要闻
师院快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