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2日下午,附属医院特联合渭南市红十字会开展“关爱生命 守护健康”进学院系列活动。
在物理与电气工程学院开展的“心肺复苏(CPR)与自动体外除颤器(AED)操作”实践培训是附属医院在2025年开年以来第一场活动。

此次培训活动共分为理论教学、实践操作、急救考核三个部分。活动伊始,渭南市红十字会的专家通过真实案例和数据分析,向师生们强调了学习急救技能的重要性,“心搏骤停的黄金救援时间仅有4分钟,掌握正确的急救方法,就可能挽救一条生命!”。渭南市红十字会的专家团队结合视频演示,系统讲解了心肺复苏的操作流程、AED设备的使用规范,以及气道异物梗阻的急救方法。

在实操环节,参训师生分为8组进行模拟演练。附属医院医护实践助教团队手把手演示和带教,指导师生调整按压姿势、控制按压频率、观察患者反应,并借助人体模型和AED训练机反复练习操作流程。“手臂要垂直用力”“每次按压后要让胸廓充分回弹”……现场指导声此起彼伏,师生们认真记录操作要点,力求每个动作规范到位。师生在完成演练后纷纷感慨:“过去总觉得急救是医生的事,现在发现普通人也能成为‘第一响应人’,这份技能对教师尤其重要!”为配合培训实效,训练间隙,附属医院的医护人员同时对我校校园内的AED地图进行了讲解,并详细介绍了设备的分布位置。目前,我校已在朝阳、富平两校区教学楼、厚德楼、体育场、学生公寓楼等9处人员密集场所安装AED设备,附属医院微信公众号同步更新电子地图,方便师生快速定位。


物理与电气工程学院党总支副书记权轻舟对医护人员和培训老师的到来表示感谢,她表示,急救培训对于提高师生的生命安全意识、自我保护能力以及社会责任感都具有重要意义,本次“关爱生命 守护健康”系列活动走进学院,是我校附属医院深入了解师生需求,提供针对性服务,为全校师生身体健康保驾护航的又一举措。
近年来,学校持续加大急救设施投入,附属医院发挥专业优势,定期组织师生参与培训,“让更多师生从‘不敢救’转变为‘敢于救、善于救’的观念与能力有了双重转变,同时成为构建平安校园的关键一环。急救不仅是技术,更是一种责任。附属医院始终以服务师生为根本,依托“‘渭’爱医行 暖心护康”思想文化品牌项目,组建了一支由资深医护人员构成的专业服务队,主动深入二级学院,将健康服务送到师生身边。本次活动物理与电气工程学院共160余名师生参与,通过理论讲解、模拟演练和实操考核,提高了师生应对突发情况的处理能力,增强了急救知识运用能力,更是健康校园建设的生动实践。(通讯员 王鹏 审核人 王雅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