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日下午,学生工作部(处)在1101教室举办“添翼课堂”活动。传媒学院孟丽花教授受邀为140余名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带来《一堂电影课》专题讲座,讲座由学生工作部(处)副部长马耀斌主持。

孟老师以柏拉图《理想国》中的“洞穴寓言”为切入点,巧妙地将哲学思考与电影艺术相结合,引导同学们深入思考电影与真实的关系。她梳理了电影诞生史,并结合《火车进站》《月球旅行记》《花样年华》等经典影片进行实例分析,让同学们直观感受到电影从技术发明到艺术表达的演变历程。围绕“如何看懂电影”这一问题,孟老师以《钢的琴》《阿甘正传》《白毛女》等影片为例,指出要知人论世,在观影过程中,紧密结合导演的创作背景与影片所处的时代语境展开剖析,以此深化对影片的理解;要运用专业理论知识进行意识形态分析,洞悉影片潜藏的价值取向;要开展跨文本解读,对比同类或相关文本,从多个维度挖掘影片的深层内涵。此外,她还精心推荐了多部涵盖多元题材的影片,为大家奉上了一场跨越时空的光影盛宴。


马耀斌在总结时指出,电影作为综合艺术载体,通过视听语言、叙事结构与情感共鸣构建出多维度的审美认知体系。它不仅是对现实世界的镜像映射,更是人类对美的主动探索与创造。希望同学们在光影世界体验中感知艺术之美,透过镜像叙事剖析人性之美。

讲座结束后,学生们纷纷表示受益匪浅。物电学院赵丰毅说:“在这堂课之前,看电影对我而言,仅仅是一种放松消遣的方式,目光多聚焦于精彩的情节与炫酷的特效。但通过孟老师的讲解后,让我对电影从单纯的喜爱,升华为一种深入的理解与欣赏。今后,我将带着从这堂课上学到的知识和感悟,以更加敏锐的视角去发现电影中的美,让电影成为我生活中宝贵的精神财富。”
音乐学院林祝臻说“孟教授的《一堂电影课》像一扇旋转门,带我穿梭于百年光影的褶皱之间。从《火车进站》到《哪吒2》,130年的时间,电影艺术发展迅速。当《花样年华》的昏黄壁灯掠过银幕,那些被铁栅栏切割的光斑,恰似爱情里无法弥合的裂隙。突然惊觉,电影艺术原是雕刻时光的刻刀,每个镜头都在重塑我们对世界的感知维度。”
化材学院李展疆说:“电影赏析是一场视觉与心灵的盛宴。在课堂上,通过孟老师的深入讲解,我重新审视了经典影片,发现其中隐藏的细节与深刻内涵。老师通过不同的方法让我们重新审视了电影这一艺术,这种深度解读让我领悟到电影的魅力远不止表面的情节,而是蕴含着创作者对人性、社会的洞察。每部电影都像一面镜子,映照出不同的世界,让我在光影中收获思考与感动。”
“添翼课堂”是学校“添翼计划”大学生素质能力提升工程系列活动之一。本次活动突破传统资助模式,通过电影艺术赋能精神成长,使得大家对电影艺术的认识不再流于表面,同时,也激发了大家对电影艺术的热爱和探索欲望,为心灵注入源源不断的力量,助力实现从物质资助到精神成长的跨越。(通讯员 张小苗 贾栓应 审核人 田耿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