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勤服务中心公寓管理科站在服务育人的前沿阵地,坚持以服务学生为中心,以作风建设为抓手,锲而不舍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将“立德树人、精细管理、三全育人”的管理服务理念贯彻到公寓管理与服务保障工作中。通过持续打造坚实稳固的安全保障基石,优化升级全面便捷的生活设施品质,构建多元内涵的公寓文化体系,全面塑造了安全有序、舒适宜人、和谐融洽、活力迸发的现代化大学生公寓环境,为学生的学习、生活与成长成才提供全方位、多层次、高品质的支持与保障。这支扎根基层、默默奉献的团队,通过一系列扎实有效的创新举措,实现了工作作风由平缓反应到迅速响应、由被动服务到主动上门的显著转变,服务效能不断提升,赢得了师生的广泛赞誉,成为后勤服务中心展示管理服务新风貌的优秀典范团队。
思想铸魂,筑牢作风根基,纪律规矩内化于心。公寓管理科深知转变作风,务必思想先行。在后勤服务中心党总支的正确领导下,科室将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融入常态化工作,常抓不懈:一是定期组织专题学习会、案例分析会、廉政警示教育,深入学习领会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的核心要义和具体要求;二是通过剖析违规吃喝、不作为慢作为等反面典型案例,引导全体工作人员深刻认识作风问题的危害性,时刻绷紧纪律、规矩这根弦,将“红线意识”“底线思维”内化于心。三是开展工作交流会,通过碰撞思想,进一步夯实了作风转变基础,激发了全体人员“要我做”到“我要做”的思想升华,开启了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的行动自觉。

刀刃向内,祛除作风旧疾,服务效能显著提升。针对师生反映集中的“痛点”“堵点”问题,公寓管理科勇于自我革命,开展专项整治,推动作风效能双提升。一是畅通反馈渠道:设立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投诉建议平台,比如“青年之声建议”QQ群、维修登记本、意见箱,确保师生诉求能够第一时间直达科室,专人负责、瞬时回应、闭环管理,彻底改变“电话打不通、问题难解决”的局面。二是聚焦急难愁盼:以师生满意为导向,将“我为师生办实事”落到实处。针对学生反映的“床体异响维修慢”“洗衣排队时间长”“行李箱宿舍放不下”“晾衣绳老旧破损”“公共卫生间环境差”等具体问题,科室立即建立整改台账,明确责任人和完成时限。比如完成了富平校区公寓楼连廊公共空间改造为行李箱存放处,释放过道空间,确保消防安全;增设共享洗衣机,优化预约系统;更换朝阳校区晾衣场、楼宇间的晾衣绳、晾衣架;改造了5#公寓楼公共卫生间,给学生们提供更加清洁、清爽的洗漱如厕环境等。三是提升响应速度: 推行“首接负责制”和“限时办结制”,报修响应时间大幅缩短,小修小补基本实现当日解决,复杂维修明确进度并主动告知。师生普遍感受到“报修不到半小时,维修人员就上门”的高效服务。这些实实在在的改变,让师生真切感受到了作风转变带来的便利与温暖,服务满意度和信任度明显提升。

用心用情,践行服务宗旨,实事好事温暖人心。通过设立“春晖宿舍”,扩大“宿管阿姨”缝补队伍、开展“我为孩子叮嘱一句话”等系列活动,暖心服务育人。为了更好地照顾伤病、腿脚不便的同学,在每栋公寓一层设置了一间“春晖宿舍”,设置单层床铺、学习桌,提供常规跌打损伤用品、拐杖、便捷马桶等。公寓科结合实际,自发组建了一支爱心织补队伍,多年来逐渐覆盖全校公寓,长期为学生免费缝补衣物。一针一线总关情,宿管阿姨的爱心举动先后受到“学习强国”学习平台、陕西省教育厅门户网站、中国青年报等媒体以《一针一线 “宿管妈妈”8年缝出家的温情》为题的报道。通过设置宿管体验岗开展实践育人。学生公寓作为学校治理的重要阵地,是开展实践育人的重要场所。为深化学生劳动教育理念、培养劳动实践技能、提高劳育成效,按照勤工助学安排,开辟宿管体验岗,安排学生参与公寓安全、文明、卫生“三达标”检查、住宿信息核查及来访、报修、消杀登记等工作,让学生亲身体验宿舍管理事务的琐碎繁杂,激发学生尊重劳动成果、尊重劳动者的道德情操。



成效与荣誉:通过持之以恒的作风建设和扎实有效的服务实践,公寓管理科取得了显著成效:师生投诉率大幅下降,服务满意度测评连年攀升;报修响应速度和解决效率获得师生一致好评;“宿管体验岗”“春晖宿舍”“安全、文明、卫生三达标活动”等特色做法成为校园服务亮点。科室及员工先后荣获“陕西高校学生公寓先进集体”“优秀员工”“服务标兵”、学校“优秀党务工作者”等荣誉称号。
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公寓管理科全体人员以高度的政治自觉、务实的工作作风,用实际行动证明服务师生永无止境、平凡岗位不平凡!生动展现了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在基层落地生根、开花结果的强大生命力!后勤服务中心将以公寓管理科为排头兵,引领全体后勤干部职工在作风建设的道路上阔步向前,为学校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的后勤保障服务。(通讯员 张虎 张菊红 审核人 席景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