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综合新闻>>正文
计算机学院联合教育科学学院举办“教育数字化与师范教育协同创新发展”专家咨询会
发布日期:2025年10月29日 14:29  来源:计算机学院 教育科学学院  作者:李馥蕙

10月25日下午,计算机学院联合教育科学学院在同心楼5406会议室举办“教育数字化与师范教育协同创新发展”专家咨询会。

学校党委委员、副校长蒋平江教授全程参加咨询会并致辞,教务处处长孙宏恩教授主持咨询会。教育部教育技术学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江南大学二级教授陈明选,教育部教育技术学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副主任委员、西北师范大学二级教授郭绍青,华中师范大学国家数字化学习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何秀玲教授,西安交通大学中国西部高等教育评估中心李运福副研究员,瑞泉中学信息技术学科特级教师仪洁,渭南初级中学副校长、信息科技学科高级教师员阁,科大讯飞高教行业总监焦永禄,共计7名专家应邀参加咨询会。计算机学院副院长哈渭涛,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教育技术学专业教师30余人参加咨询会。

会议伊始,计算机学院院长杨方琦汇报了陕西省首批卓越中学信息技术教师培养计划项目、现代教育技术课程与教材建设、现代教育技术专业硕士点申报和教育数字化教学与科研团队建设工作,副院长哈渭涛汇报了《人工智能导论》公共课程教学与教材建设情况,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负责人同晓荣、教育技术学专业负责人吴代文分别汇报了各自专业的发展历史、建设现状与未来规划。

针汇报内容和现实情况,陈明选教授指出,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可以聚焦技术促进教学应用,充分体现专业特色,而教育技术学专业可以立足学校,面向社会教育和终身教育;《现代教育技术》课程建议保留当前名称,但需要对内容进行重构,可以基于教学逻辑为主线,适当结合技术进行调整,实现教学管评测一体发展。郭绍青教授提出,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要厘清培养方向,师范生培养以学科素养和教学智慧为主要抓手进行课程体系设计与落实。该专业需要拓展培养方向,以课程模块为单位设置选修课程,满足专业不同发展方向的学习需求;在信息科技课程相关教学中,要注重实验教学这一内容,促进学生实验设计、数据收集分析、实验报告撰写等能力提升。建设《现代教育技术》课程加强对理论的分析,通过课程平台实现工具教学资源的在线共享与动态更新;《人工智能导论》课程建议分专业类别进行设计与教学,加快人工智能基础知识的普及,实现基础学习、深度融合、创新发展三步走。李运福博士提到了课程评价问题,建议关注评价改革,指出通识类课程适合“散养”,需要体现不同学科的针对性。何秀玲教授表示,技术如何赋能教学评管研是两个专业需要思考的问题,也是课程体系设置的重要依据,还需要考虑如何帮助本科生完成教学研究、数据分析等学习活动。

仪洁主任、员阁校长均从一线教学角度提出了中小学信息科技(技术)教师应该具备的能力,例如人工智能在不同学科中的应用,教学理解和实践,数字化宣传,项目化学习设计与实施,教学数据分析,教学评价与总结等能力,以这些能力为依据实现相关课程开设。员阁校长还提出,《现代教育技术》课程中应增加希沃平台、国家中小学智慧教育公共服务平台等教育教学工具的介绍与说明。科大讯飞总监焦永禄指出,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建议增加大模型、智能体开发的相关课程,师范生培养需要关注智慧课堂系统开发和教育人工智能产品应用的相关课程,课程中可以以企业项目案例为引领,实现“真项目,真开发”。

咨询会最后,孙宏恩代表学校对七位咨询专家的建议表示感谢,表示学校将立足现实,正视问题,因校制宜,持续推进教育数字化与师范教育协同创新发展,推动计算机类专业和教育技术学专业一体建设,AI全面赋能人才培养和学科科研工作!(通讯员 李馥蕙  审核人 杨方琦)

上一条:图书馆开展数字资源宣传推广活动 下一条:学校召开2025级新生心理健康测评结果反馈会暨心理约谈培训会

关闭

学术讲座
师院要闻
师院快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