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日下午,华南师范大学教育技术学教授、博士生导师、未来教育研究中心主任焦建利受邀到我校作“课堂改革与混合学习的五种路径”专题辅导报告,报告会在逸夫实验楼华金音乐厅举行。各二级学院院长、教学副院长、教学督导、专业建设负责人、部分教师及2017级卓越教师班学生参加了培训会,会议由教务处副处长张萍主持。
焦建利教授从“信息技术与教育的关系”漫画入手,以怪咖教授伊里奇,Kin Robinson,Prince Ea三位教授的事迹举例,他指出,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改变着我们的生活方式和学习方式,如今的课堂“要么让学生用手机参与到教学中,要么让学生用手机忽视我们的存在”。他强调,技术进步不会淘汰教师,但是,善用技术的教师是知识的创新者和推荐者,会逐渐淘汰不用技术的教师。他认为,在这个“天下名师皆我师”的时代,信息技术不仅创建了多维度、全方位的学习环境,也对教师这个职业提出了新的挑战。教师必须不断加强自身学习。接着,焦建利教授提出他的第二个问题——“什么样的课堂才是好课堂”。他指出一个好的课堂应该有趣、有效且高效、具有生成性、学生和老师互动性强。真正好的课堂应该无人袖手旁观,无人置身事外。他认为“数字时代的课堂教学”应该是在开放教育资源的基础下,在技术丰富的学习环境中以学生为中心的混合式学习。教师应将线上和线下教育相结合,鼓励学生成为主动学习者。焦建利教授为在座的师生提供了5条用于技术创建互动课堂的路径,它们分别是互动、合作、翻转、测评和沟通。焦建利教授还为大家现场演示用手机创建互动课堂、如何用手机在课堂中实现实时交流、问题讨论、随堂测验等技能。在提问环节中,在座的教师积极提问,教授的回答更是赢得热烈的掌声。
焦教授此次报告为我校师生分享了最前沿的教学理念和技术,讲解深刻生动,幽默风趣。很多教师表示,这是第一次全程用手机在课堂上体验学生与教师互动,体验教育技术如此贴近我们的教学,而且简单、便捷、高效。如何利用技术变革传统教学方式,提高课堂效率和乐趣,如何推动教师信息化教育能力,是当今每一位大学教师都应该思考的问题。(通讯员 齐子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