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敬谋学,穷理致知,涵养学业之基;潜心问道,精研业务,成就未来之师。为进一步提高我院学生的专业认同度,激发学生学习的内在动机,营造良好的学术研究氛围,拓展教师研究视野,提高学术交流水平,教育科学学院充分利用校外各方优质资源,开展教育科学学院“协同创新-卓越教师培养学术活动月”系列学术讲座活动,深化校地合作和校企合作,协同创新,共谋发展。
11月12日陕西师范大学教育学院副院长、“中国人文社科最具影响力青年学者”龙宝新教授为全院师生作了题为“如何做好师范专业认证”主题报告。龙教授用风趣幽默的语言,清晰明确地解读师范专业认证的思路和具体做法,让与会师生对师范专业认证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对下一步的工作和学习有了更加明确的目标。
11月18日资深企业咨询顾问,美国催眠师学会认证催眠师、国际心理沙盘游戏治疗师,中国萨提亚家庭治疗师马春龙老师为心理学专业师生做了《心理学改变命运》的主题报告。这次讲座,让学生对心理学专业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对心理学润物细无声地改变命运有了更多的认同,并对下一步的学习有了更坚定的信心和更明确的努力方向。
11月25日陕西师范大学教育学院资深教授、博士生导师、教育技术学科专业带头人张立国博士为我院师生作了题为“从传统教育到信息化教育:变与不变”的专题报告。张立国教授深度分析了从传统教育到信息化教育的变与不变,让与会师生对传统教育和信息化教育有了更加系统深入全面的认识,启示我们应该立足于“不变”考虑“变”,以“不变”为出发点研究“变”。
11月29日全国著名精神分析取向心理专家、陕西省人民医院心理科主任张天布教授在陶然楼演艺厅为我院心理学专业全体师生和渭南中心医院精神科、渭南精神卫生中心、我院基地学校的心理辅导教师、渭南的心理咨询师和心理学爱好者做了“精神动力学心理咨询与治疗”的专题讲座。此次讲座,不仅提高了学生的专业认同度,明晰了我院心理学专业的纵深发展思路,而且为渭南市心理工作者搭建了沟通和交流的平台,助推校地合作和校企合作,有力地促进了渭南市心理卫生事业的发展。
12月2日西南大学教育学部教授、博士生导师、教育学部副部长王牧华博士应邀莅临我校,作了题为“未来导向的学习环境跨学科研究”的专题报告。王牧华教授深度分析了未来学习环境建设的科学性和必要性,让与会师生对信息社会学习环境的变革有了更加系统深入的认识,启示我们应该继续关注周围学习环境的变化,学会利用各种学习环境和社会资源来丰富我们现代的学习生活。
12月5日渭南市教育局党组书记、局长党福奎应师范类专业教师和卓越教师培养班学生作了题为“理想的区域教育”的专题报告。党福奎局长结合自身教育教学实践的经历,站在引领整个渭南市教育发展的高度上,深度分析了理想区域教育的三大核心样态,既有理论高度,又有实践指导意义,让与会师生对渭南市教育的发展状况有了更加全面系统深入的认识,深化了我校与教育局的校地合作,促进了我校教师教育和渭南区域向着更理想的方向发展。
12月12日陕西师范大学教育学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李少梅博士应邀莅临我校,为学前教育和小学教育专业师生作了题为“绘本与儿童心理理论”的专题报告。李少梅教授旁征博引,用其深厚的知识底蕴,让与会师生对如何选择蕴含心理理论的绘本以及如何利用绘本促进儿童心理理论的发展有了充分的认识,引发了他们对自身学科素养的深入思考,进一步明确了今后学习和发展的方向与目标。
探索学术,启迪人生。此次学术活动月,历时一个月,内容覆盖面广,组织规格较高,来自教育学、心理学、学前教育和基础教育等领域的七位专家学者先后受邀莅临我校,为全院师生带来丰盛学术大餐。学术活动月的成功开展,开拓了我院师生学术视野,提升了学生的学习动机,激发了师生科研热情,对我院专业、科研和学科建设发展均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通讯员 马雅菊 聂娇 张芮 刘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