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培养适应“互联网+”和大数据时代新需求的人工智能新课程要求的信息技术教师,10月13日晚上,计算机学院邀请临渭区教学能手、尚德中学高级教师刘渭峰作了题为《信息化2.0下信息技术教师素养的提升》的学术报告。计算机学院师范专业教师、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2020级、2021级学生198人参加了线上报告会,报告会由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负责人同晓荣主持。

刘渭峰以自身的教育教学实践经历为切入点,围绕信息化2.0下信息技术教师职业规划、教师职业道德、能力与素养提升和教师资格面试等方面做了详细阐述。着重指出2022版义务教育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中将“信息技术”修改为“信息科技”,未来信息技术教师应该从信息意识、计算思维、数字化学习与创新、信息社会四个方面建构自己知识,提升自己教育教学能力,担当提升国民数字素养与技能的重担。加强了同学们对信息科技课程新定位的认识,同时积极鼓励同学们在未来工作学习中结合自身条件制定“信息技术教师职业生涯规划”,并为之目标而努力奋斗,全面提升自己的专业综合能力与素养,争做“四有”好老师,当好学生引路人,成长为一名合格信息科技教师。

最后,刘渭峰还讲解教师资格面试的流程与考查点,从考试形式、测试目标、测试内容、(面试)测试方法(结构化面试和情境模拟相结合。抽题备课、试讲、答辩)、面试测试程序六个步骤(抽题、备课、回答规定问题、试讲、答辩、评分)、面试评分细则等方面进行详细解读。学生模拟面试流程,针对同学们存在问题给出应对策略并就此进行了深入交流。
本次报告引发了学院教师与师范生对于如何适应信息科技课程教学思考,围绕新课标构建学生知识体系,促进学生数字素养与技能的提高,不断提升学生教师职业素质和教育教学水平,成为一名合格的新时代的信息科技教师。(通讯员 同晓荣 审核人 哈渭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