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是文化创造和传播的主要平台。文化传承创新是大学的重要使命与职责,是新时代大学发展的自觉选择。在新的起点上,为了更好担负起新的文化使命,渭南师范学院坚持文化强校发展战略,重视顶层设计,高扬思想旗帜,强化价值引领,发挥地域特色,彰显文化育人功能,把弘扬红色文化与担负起新的文化使命统一起来,用好红色资源,赓续红色血脉,培养堪当强国建设、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以文铸魂 筑牢红色理论思想根基
渭南师范学院地处陕西省渭南市,是一所以教师教育为主要特色的多科性应用型地方高校。渭南市有着悠久厚重的历史文化、光辉灿烂的革命文化、独具特色的地域文化,为学校用好红色资源、赓续红色血脉、培养担负新的文化使命的时代新人提供了丰厚文化土壤和强大精神力量。
学校党委坚持把党的政治建设摆在首位,紧紧把握思想政治工作生命线,全面统筹办学治校各领域各环节各方面的育人资源和育人力量,全力构建学校红色文化育人体系,在红色文化育人中构筑中国精神、中国价值、中国力量。
学校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在实践学习中寻初心、悟思想、践使命、谋发展。组织师生党员到延安聆听老党员讲党史,重温党在延安时期的峥嵘岁月,领悟延安精神的内涵要义;到照金瞻仰陕甘边革命根据地英雄纪念碑,在碑前重温入党誓词;到梁家河村了解村庄40多年的发展变化,体会“小村庄里的大学问”。
学校组织党员干部赴焦裕禄同志纪念馆、红旗渠纪念馆等地汲取思想伟力,体悟初心本色。鼓励引导党员干部以焦裕禄精神为动力,争做焦裕禄式的好党员、好干部;传承红旗渠精神,干事创业争先锋,为谱写学校高质量发展新篇章砥砺奋斗。
学校各级党组织带领师生赴渭华起义纪念馆、永丰革命烈士陵园、富平县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参观学习,寻访、挖掘发生在渭南这片革命热土上的英雄故事,学习英雄先烈、革命前辈为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富裕而英勇奋斗的感人事迹,以浩然正气、昂扬斗志激励师生奋然前行。
以文载道 建强红色文化特色品牌
学校着力创新红色文化宣传载体,创新课程思政育人模式,让红色文化资源“活起来”,让红色精神薪火相传、熠熠生辉。打造“一院一品”大思政育人格局,用“一院一品”讲好新时代大思政课,在全校创建“一院一品”思想文化特色品牌20余个。重点打造多个红色文化特色品牌,在坚持文化自立、坚定文化自信、实现文化自强上下功夫,开创学校专业协同、品牌驱动、特色引领的红色文化建设新局面。
学校“美院美画”思想文化特色品牌结合专业特色,让青年学生聆听红色画作讲解、现场观摩党史主题绘画创作,从中感受建党百年的辉煌历程。在学生公寓设置“美院美画铸魂育人实践研究基地”,塑造爱国主义教育引领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良好氛围。
“音苑新声”思想文化特色品牌以欣赏、唱响、创作、演绎红色音乐作品为主线,通过唱响红色歌曲、创作红色作品、录制红色音乐微党课等形式,加强青年学生对红色文化的学习传承和发展创造。
“用外语讲好中国故事”这个思想文化特色品牌以多语种翻译展播革命先烈、“共和国勋章”获得者、“时代楷模”等先进人物的感人故事,让青年学生通过聆听故事,沉浸式体验艰辛历程、巨大变化、辉煌成就,增强青春挺膺、强国担当的使命感与责任感。
以文传脉 创作红色文艺精品力作
为了让红色文化焕发出更加夺目的时代光彩,学校积极创作、排练、展演红色经典话剧,打造红色文艺精品力作,将红色文化更加生动、鲜活地呈现在师生面前,让师生在走近红色人物、触摸红色历史、感悟红色精神的过程中增进文化认同、思想认同和情感认同。
学校推出原创红色话剧《渭华回响》,讲述“躺平”大学生薛刚在一次穿越时空的机遇下来到1928年,与前辈薛自爽并肩参加渭华起义,见证渭华起义先烈们革命之路的艰辛,最终坚定理想信念完成精神的自我救赎。
红色话剧《共产党宣言》讲述了广州起义失败后,共产党员林雨霏怀揣生命一样珍贵的《共产党宣言》躲避敌人追捕的故事,再现革命年代共产党人不屈的灵魂与坚定的信仰。师生在排演过程中深入了解红色历史,在红色精神的浸润、感染、熏陶中启迪智慧、砥砺品格。
原创红色话剧《一张特殊的全家福》以渭华起义纪念馆中一张特殊的“全家福”为背景,讲述了渭华起义的领导者之一、革命烈士温济厚不忘初心,为党和人民的解放事业献出宝贵生命的感人故事。师生通过观看话剧沉浸式感悟永不消逝的理想之光、代代相传的红色精神信仰。
让初心薪火相传,把使命永担在肩。在新的发展机遇期,渭南师范学院将紧紧围绕“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一根本问题,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始终把文化建设工作摆在突出位置,立民族文化之根,铸民族精神之魂,拓文明发展之道,不忘本来、开创未来,传承红色基因,赓续红色血脉,谱写新时代红色文化建设新篇章。(作者:卓宇)
《光明日报》2024年5月15日 3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