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开展以来,经济与管理学院切实以“立德树人、培育英才”为使命,牢牢抓住提高教育教学质量这根主线,在教学安排、教学组织上精心组织、积极创新,取得了明显的成效,使广大师生感受到学院的新变化和新面貌。
经济与管理学院加强实习基地建设,提高学生专业能力。实习基地建设是提高学生实践能力和职业素养的重要环节。自2019年9月起,经济与管理学院与希格玛会计事务所、新道股份有限责任公司、阿里巴巴衢州维音技术有限公司、西安爵乐府、世纪金源等3家酒店和渭南市建国饭店等10家单位签订实习基地协议,组织会计学、财务管理、经济学、电子商务、旅游管理等专业学生进行集中实习,改变以往学生分散实习无法保障实习效果的问题,使学生的实习实训落到了实处。在希格玛会计事务所实习的学生返校时说,我们在企业学到了课本上学不到的东西,使我们的专业素质得到很大提升。
抓好学生专业竞赛,提升学生专业技能。经济与管理学院积极组织学生参加各类专业竞赛,通过大赛,引入业内领导企业的先进理念,将大赛的真实企业案例作为实践教学内容,与教学、学生实习就业有机结合起来,提升人才培养质量。2019年,我院学生在各类大赛中获省部级以上奖励21项,国家级奖励5项。获得2项国家级优秀组织奖、1项省级优秀组织奖。其中,经济与管理学院学生团队10月份在省教育工委和教育厅组织的陕西省“双百工程”“天竺山杯”市场营销大赛总决赛中,荣获一等奖和最佳创意奖。
加强课题项目驱动,培养学生创新精神。遵循“项目驱动、自主研究、重在过程”的原则,鼓励和组织学生参与学校大学生创新计划项目,促使学生开展应用性创新项目设计和研究,激发学生对科学研究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创新精神和团队协作精神。2019年,获批10项校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其中5项获批省级项目。目前,指导教师正在组织学生开展计划项目的实施工作。
开展校企深度融合,共创人才培养模式。加强校企合作,实现校企深度融合。2019年10月,经济与管理学院与人寿保险签订大学生实践基地共建备忘书,暑期向企业分派了实习学生。实习学生在企业虚心学习、表现突出,受到了企业的好评。渭南日报以《校企合作筑起成才之路》为题报道了我院校企合作取得的初步成效。我院副教授、博士杨建斌在教育部组织的蓝火博士团为企业服务中,以高度的责任感与使命感投入到工作中,获得了企业和地方的高度认可。教育部科技发展中心专门为学校发来了感谢信。
认真倾听学生呼声,关心爱护学生成长。在主题教育调研和检视问题环节,经济与管理学院多次召开学生座谈会,听取学生对教学、管理、服务等各方面的意见和建议。通过梳理,对意见和建议进行了分类。学院专门召开党政联席会议,对征集到的20条意见和建议,进行了逐一分析,对10条意见进行了立即落实。学院开放了自主学习室,建立了学院领导值班制度,设立了专业负责人工作室,组织了8场考研专题辅导,组织了10场就业宣讲会。在就业宣讲中,学院充分发挥校友资源,让他们为学生现场讲解,收到了好的教育效果。(通讯员 李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