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综合新闻>>正文
【学习教育先锋谱】以初心扎根教育,用实干诠释党员本色--环境与生命科学学院党总支刘龙飞同志先进事迹
发布日期:2025年07月22日 16:42  来源:环境与生命科学学院  作者:冯雨

刘龙飞,陕西宝鸡人,1977年出生,1998年留校参加工作。历任数学系专职辅导员、教学秘书,教务处教学科副主任科员、教材管理科科长、教学实践管理科科长,后勤服务中心饮食管理科科长等,现为环境与生命科学学院党总支副书记、副院长。

刘龙飞同志始终以初心践行使命,用实干诠释担当,将对教育事业的热爱与对师生的关怀融入每一项工作中。无论是推动绿色办公新风尚,还是在危急时刻守护学生生命,亦或是扎根一线解决师生难题,他都以实际行动展现着一名共产党员的责任与担当。

实际行动践行绿色办公新风尚

刘龙飞同志始终将勤俭节约理念贯穿工作全过程,面对学院辅导员工作中大量纸质资料打印复印、流转效率低等问题,他充分发挥计算机专业特长,主动承担起创新工作模式的重任。他利用业余时间钻研技术,经过半年多的反复调试与优化,成功搭建起“环生在线辅导员工作平台”。该平台涵盖学生信息管理、奖助评定、谈心谈话、第二课堂管理、社会实践等十余项功能模块,实现学生工作全流程线上化。通过平台,辅导员可在线提交材料、审核流程,院领导能实时查看工作进展并批注反馈,彻底告别了过去动辄数百张的纸质表格和文件,无纸化办公成为学院工作常态,既提高了办公效率,又为节能减排作出积极贡献,大幅降低行政成本。辅导员们纷纷称赞:“刘书记用智慧和行动,让勤俭节约真正落到了实处,为我们树立了榜样!”

深夜守护生命,用爱点燃希望

刘龙飞同志始终秉持“用心用情用爱”服务学生的理念。一天深夜,学院一名学生突发脑出血,情况危急,刘龙飞第一时间启动应急机制,迅速联系救护车,与辅导员连夜陪学生紧急赶往西安唐都医院,路途中,他始终守在担架旁,一边安抚意识模糊的学生,一边与家长实时沟通,同步协调医院开辟绿色通道。抵达医院后,他顾不上休息,自掏腰包,楼上楼下奔波办理检查、住院手续,直至学生顺利进入重症监护室接受治疗。得知学生家庭因高额医疗费用陷入困境,刘龙飞组织学院师生立即发起爱心募捐倡议,他带头捐款,并通过线上线下多渠道动员师生。老师们纷纷响应,学生们也自发捐出生活费,短短两天时间,共筹集爱心捐款1.7万余元。这笔饱含着全院师生情谊的善款,不仅为学生家庭解了燃眉之急,更让他们感受到了学校大家庭的温暖与力量。

“那天深夜握住学生的手,就像握住自己孩子的命,党员干部的价值,不在会议室里,而在师生最需要的生死关头”,刘龙飞的话语质朴而坚定。

用脚步丈量责任,用行动温暖师生。

作为二级学院党总支副书记,刘龙飞同志始终秉持“一线工作法”。在一次走访学生宿舍时,他敏锐发现多名学生反映学院没有专门的自习室安心学习,导致考研复习效果大打折扣。为核实情况,他连续一周深入实验室、课堂、宿舍,与30余名师生开展座谈,深入了解情况。发现问题只是起点,解决问题才是关键。他主动向学院领导请示寻求支持,并对接学校后勤服务中心、资产管理处等部门,多次协调沟通,积极争取资源。历经一个月的努力,顺利为考研学生打造了专门的自习室。看着学生们在自习室里专心学习的身影,刘龙飞表示:“只有真正走到师生身边,把问题解决在一线,才能让党建工作更有温度、更有力度”。

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刘龙飞同志常说:“中央八项规定精神不是‘一阵风’,而是需要长期坚守的行为准则。”在他的示范引领下,学院形成了风清气正、务实奋进的良好氛围,成为基层党组织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的生动缩影。(通讯员 冯雨  审核人 魏睿)

上一条:脸谱绘丝路 文化架金桥--莫斯科艺术学院“丝路艺创”辅导员工作室:以非遗脸谱为媒 架起中俄文明互鉴之桥 下一条:【学思践悟深研录】环境与生命科学学院党总支深学笃行中央八项规定精神擦亮立德树人政治底色

关闭

学术讲座
师院要闻
师院快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