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1日下午,美术学院举办题为“赓续中华传统文脉,创作书画艺术精品”的专题讲座。本次讲座特邀学校副校长王海峰担任主讲,书法学80余名学生参加,美术学院院长石海彬主持。

王校长从“中华文脉的概念”“为什么要赓续中华文脉”以及“如何创作时代精品”三个维度展开讲解。他引用余秋雨先生对文脉的阐释,强调中华文脉是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和文化基因,涵盖哲学思想、艺术形式与价值观念,是文艺创作的根基所在。在谈及文化传承的时代责任时,他着重提及省委关于加快建设文化强省的意见,勉励师生依托陕西丰富的文化资源,坚定文化自信,推进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
讲座中,王海峰聚焦书画创作中的具体实践,通过大量实例深入剖析了题款、用印、干支纪年等环节的规范与常见误区,并针对“后与後”“余与餘”等31组易错字进行辨析,强调严谨治学与细节打磨对艺术创作的重要性。他提醒师生,书画不仅是技艺的展现,更是文化底蕴与学术修养的体现,任何细节都关乎作品的品格。在创新意识方面,他引用商汤盘铭“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以及李邕、齐白石等艺术家的名言,倡导“守正不守旧”,鼓励师生在深植传统的基础上勇于突破,形成个人风格。同时,他通过对比古今作品,指出文艺创作必须扎根人民、反映时代,以生活积淀提升艺术高度。

讲座现场互动积极,氛围热烈。石海彬对讲座进行总结:整场讲座内容详实、图文并茂,既有理论深度,又具实践指导意义。
本次讲座是美术学院推动艺术教育与传统文化融合的重要举措,与会师生纷纷表示,通过此次讲座,不仅深化了对中华文脉的理解,也更明确了以文化人、以艺通心的责任与路径。后续学院将继续开展系列学术活动,进一步营造崇文尚艺的校园文化氛围,培养具有文化底蕴与创新精神的美术专业人才。(通讯员 石洁 李乐乐 审核人 石海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