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1日上午,“艺启新程·中俄艺术对话”共探美育融合路径论坛在我校富平校区召开,论坛特邀俄罗斯圣彼得堡列宾美术学院博士阿丽莎·谢苗诺娃与莫斯科艺术学院美术教师阿列克谢·潘克拉托夫参加。校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监察专员肖耀刚,富平县文联党组书记、主席樊宁,渭南市美协副主席杨建军、校国际合作与交流处处长郭石磊、莫斯科艺术学院执行院长殷晓克等嘉宾莅临现场。美术学院领导班子成员与师生代表300余人参与,各方共同就美育融合的创新路径开展探讨与交流。活动由美术学院院长石海彬主持。

论坛开幕式于怀德美术馆举行。在开幕仪式上,肖耀刚指出,美术学院响应新时代美育要求、深化国际艺术交流、拓宽师生全球视野的创新举措,将对学院师生的专业发展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美术学院党总支书记周德锋为此次活动致辞,他希望师生们以此次画展为契机,进一步推动跨学科、跨领域的协同创新,持续促进五育并举的育人模式发展。樊宁提出此次展览是校地双方以文化为媒、以艺术为桥,校地双方将在共建实践基地、共育文化人才、共创文化品牌三个方面持续发力,共同践行文化强县战略的生动实践。副院长石洁代表学院向阿丽莎·谢苗诺娃授“肖像艺术造型语言工作室”铭牌。随后,与会嘉宾一同参观同期举办的“涅瓦河的回响——国际艺术大师进校园”展览。
研讨会现场,与会嘉宾深入探讨了艺术教育、绘画技巧、艺术风格与方法,特别指出了俄罗斯与中国在艺术领域教育和实践上的不同。强调了传统艺术教育的价值,以及它在当代艺术创作中的不可或缺性。讨论了人工智能对艺术创作的影响,以及艺术家如何在保留个人风格的同时,有效利用新技术。对话还触及了色彩、光影处理在艺术作品中的重要性,以及艺术家如何创造性地表达现实。此外,还分析了艺术与现代社会的关系,探讨了艺术家在传统技法与个人创作风格之间如何寻求平衡,展现了艺术领域的多样性和复杂性。阿丽莎·谢苗诺娃与阿列克谢·潘克拉托夫分别发言,阿丽莎·谢苗诺娃结合自身在列宾美术学院的求学与创作经历,分享了俄罗斯传统艺术教育中对于基础训练的严格要求,强调扎实的素描、色彩功底是艺术创作的基石;阿列克谢·潘克拉托夫阐述了俄罗斯艺术教育注重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能力和创新精神的理念,他认为艺术创作不应被固有模式所束缚,要在尊重传统的基础上勇于突破,探索属于自己的艺术语言。两位专家的发言引发了现场师生的热烈讨论,现场气氛活跃。



怀德美术馆于20日至24日上午10时,举办为期五天的“具象写实肖像写生+创作方法论”深度示范教学活动。


本次活动形式多元且富有成效,通过展览、论坛与深度示范教学的有机结合,师生们深入了解到中俄艺术教育在理念、方法上的异同,为未来双方在艺术教育领域的合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通讯员 石洁 审核人 周德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