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文明校园>>正文
学校文明创建工作简报(第六十五期)
发布日期:2025年07月02日 09:00  来源:  作者:

 

 

 

 

 

【创建进行时】

 

学校文明创建工作简报

 

 

(第六十五期)

 

 

 

 

我校举行2025年西部计划志愿者欢送会

6月25日上午,我校举行2025年西部计划志愿者欢送 会。党委书记张守华、校长李强出席并讲话,党委副书记常 青林主持欢送会。

张守华希望志愿者们要做信念坚定的追梦人、艰苦奋斗 的行动派、敢于胜利的实干家。并表示,“母校永远是你们 的坚强后盾,期待你们捷报频传!”

李强勉励志愿者们在平凡岗位创造不平凡业绩,用青春 汗水浇灌希望田野。并表示,学校将为志愿者提供持续支持 与资源对接。

 

美好“食”光“味”来可期

—学校第一届校园美食文化节点亮毕业季

6月25日傍晚,学校首届校园美食文化节启幕。

党委书记张守华与工会各分会选派的美食制作团队交

流并为大家的精心准备和精湛厨艺点赞。校长李强在启动仪 式上致辞,邀请师生们同上一堂“舌尖上的思政课”。校领 导与学生们一起切开“‘食’光不散场母校味悠长”巨型 蛋糕,一起包饺子,寓意“送骄子”,祝福即将开启新程的


2025届渭师学子们前程似锦,未来可期。

此次活动丰富广大师生的校园文化生活,创造良好的教 书育人氛围,探索劳动教育新形式,在师生中积极弘扬爱惜 粮食、珍爱劳动理念。

 

“声传薪火 · 乐颂老区 ——渭南市老区建设促进会红色 宣讲团“七一”宣讲报告会在我校举行

6月27日上午,“声传薪火 · 乐颂老区”——渭南市老 区建设促进会红色宣讲团“七一”宣讲报告会在我校举行, 渭南市老区建设促进会会长刘巧莲,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 监察专员肖耀刚出席活动。

肖耀刚在致辞中表示,首场报告会设置在高校对于传承 红色基因,弘扬革命精神以及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怀具有重大 意义。刘巧莲对同学们表达深切的期盼,强调传承红色基因、 推动老区建设的重要性。

活动中,精彩的文艺表演与红色宣讲相互交融。让红色 精神在青年学子心中扎根,激励更多青年人投身老区建设与

 

我校开展“交通安全进校园”主题活动

6月27日上午,我校联合渭南市公安局交通警察支队在 渭师青年之家举办“交通安全进校园”主题活动暨党支部共 建主题党日活动。

活动以“党建引领+安全守护”为主线,交警支队警官 通过案例解析与互动体验,将“一盔一带”等安全知识融入 生动讲解,引导师生树立“生命至上”的出行理念。

市交警支队为我校“雷小锋”志愿服务队授牌“交通安 全教育示范岗”,鼓励志愿者们以实际行动传播交通文明。

 

党建引领聚合力实干赋能促振兴

—龙门村驻村工作队举办“七一”系列活动

7月1日,为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4周年,我校龙门村 驻村工作队组织开展庆“七一”系列活动。活动中,重温入党


誓词、讲授专题党课、颁发纪念章。同时,驻村工作队联合我 校计算机学院、县农业局,邀请枣树专家为枣农开展冬枣科学 种植养护讲座,为村民答疑解惑。

通过“党建引领+为民服务”双线融合,既筑牢党员思想 根基,又赋能产业发展,以实际行动践行初心使命。

 

学校举行2025年大学生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 出征仪式

7月2日上午,学校举行2025年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 社区实践暨“雷锋社会实践团”出征仪式。校长李强、党委副 书记常青林出席活动。

仪式上,李强宣布社会实践团出征,并为“国家级立项团 ”授旗;常青林为“校级立项团队”授旗。

本次活动以“青春为中国式现代化挺膺担当”为主题,设 置专项活动12项,组建“雷锋社会实践团”团109支,近 万名学生参与。

 

学校开展“雷锋宣讲团”主题大思政课宣讲活动

7月2日下午,学校开展《“一训三风”融思政雷锋精神 润心田》“雷锋宣讲团”主题大思政课宣讲活动。校长李强、 党委副书记汪勇、常青林,副校长王菊霞,党委委员、宣传部 部长李明敏出席活动。

宣讲会上,7名宣讲团成员用身边渭师人的鲜活故事,析 毫剖厘解读“一训三风”,为现场观众带来了一场精彩的思想

本次活动是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引导全体师生深 刻领悟学校“一训三风”内涵,以雷锋精神为指引展现新时代 渭师担当的一次生动实践。

 

我校四位教授获聘首届渭南市决策咨询委员会委员

7月3日,渭南市决策咨询委员会成立大会暨第一届全体 会议召开。我校卢爱刚、曹强、凌朝栋、阴国富四位教授分别


受聘为市决咨委生态环境组、发展战略组、社会发展组和现代 产业组委员。

 

(团委宣传部音乐学院乡村振兴办公室科学研究处供稿) 简讯

6 23日至29日是全国节能宣传周,学校通过线上 线下等多种活动方式,向师生普及校园生活节能小妙招、低 碳环保小知识,传播绿色发展理念,营造绿色低碳、文明健 康的校园风尚。

6月25日至26日,传媒学院邀请华州皮影、仓颉传 说、合阳提线木偶、富平石刻等非遗传承人为师生打造沉浸 式传统文化体验,激发青年学生对非遗保护的责任意识,为 非遗传承注入青春力量。

6月26日,物理与电气工程学院举办“物理科学实 验秀”展示活动,现场展示沉浸式实验项目35项,提升学 生的科学素养和锻炼实践动手能力。

6月28日,音乐学院师生走进临渭区桥南镇天留村, 为当地村民和游客带来一场精彩纷呈的文艺演出,发挥专业 优势,助力乡村振兴。

7月1日,我校首届“华山颂”主题美术作品展暨美 术学院迎“七一”美术作品展开幕,本次活动共展出师生作 80幅,同时特邀20幅业界名家精品共襄盛举。

 

 

 

 

责任编辑:朱芳转 王索

 

上一条:学校文明创建工作简报(第六十六期) 下一条:学校文明创建工作简报(第六十四期)

关闭

学术讲座
师院要闻
师院快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