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综合新闻>>正文
【学习教育先锋谱】转作风 提质量 建好教学科研成果展示的优质平台
发布日期:2025年07月23日 10:24  来源:学报编辑部  作者:

《渭南师范学院学报》编辑团队始终坚持“彰显师范特色、弘扬地方文化、营造学术氛围、倡导创新研究”的办刊宗旨,强化政治意识,筑牢理论阵地,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出版导向与价值取向,注重刊物的社会效益。先后被评为“全国高校优秀社科期刊”“陕西高校精品社科期刊”,三次入选中国社会科学院评价研究院“中国人文社会科学AMI综合评价扩展期刊”。2021年至今获得集体荣誉11项,个人荣誉27项。

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开展以来,学报编辑部党支部在学校党委和附属单位党总支的领导下,把深入贯彻八项规定精神作为重大而严肃的政治任务,积极开展了相关的学习研讨、问题查摆、调研整改、警示教育等,并以此为契机改进工作作风,进一步锤炼党性,建好学校教学科研成果展示的优质平台。

学而知:深化理论学习,做好主题出版

第一,深化理论学习。为领悟中央八项规定的精神实质和实践要求,党支部在学习教育动员部署会之后,先后学习了《中共中央八项规定》和《中央八项规定实施细则》,学习了学校党委下发的《实施方案》、学习教育工作专题推进会会议纪要、《关于分类做好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的通知》等。党支部多次开展专题学习,先后学习了《习近平关于加强党的作风建设论述摘编》《党的十八大以来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的成效和经验》(中党建发〔2025〕6号文件)、《八项规定改变中国》,以及赵一德同志在省委党的建设工作领导小组会议上的讲话精神等。

第二,把意识形态工作做细做实。坚持刊前审读制度,要求每篇文章在意识形态方面有明确的审读意见。细化审稿流程,每个审理环节都强调对意识形态的把控且有明确意见,精编细校减少政治性差错。召开期刊社会效益评价考核工作讨论会,完成了中宣部要求的年度社会效益评价考核工作。

第三,做好主题出版和主题宣传。主题教育开展以来,学报的“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专题发文2篇,其中,《精神文明建设视域下乡村移风易俗的现实梗阻和实践指向》一文被中国人民大学复印报刊资料《精神文明导刊》2025年第4期全文转载。“中共党史研究”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研究”分别发文2篇和6篇。第6期刊发的《陕甘边照金革命根据地的创建》一文被中国社会科学网(2025年6月23日)全文转载。第5期组织刊发了《新时代党的政治纪律建设的主要内容、显著特质与未来进路》(覃景冠,陈希航,杨正军)一文。

思而信:转变工作作风,强化教育特色

第一,认真查摆存在问题。学报领导班子和科级干部、党员同志对标对表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党的作风建设的重要论述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对标对表中央八项规定及其实施细则精神,对照问题清单,认真查摆存在问题和差距不足。党支部认为学报参与学校教学、学科、科研部门协调的广度与深度不够。做法如下:与学科办沟通,配合申硕文章刊发;协助评估办进行《渭南师范学院本科教育教学审核评估自评报告》的校对工作;调查问卷设计已经完成,并与经管学院高职称教师、新进博士进行深度访谈,了解老师的文章发表需求。

第二,转变工作作风。暑期学报编辑团队还在正常处理稿件,积极筹备《司马迁与<史记>研究》集刊的出版。开展了前期的可行性分析论证,召开了集刊创办筹备会,完成了可行性分析报告,发布了创刊号征稿启事,与商务印书馆签署了合作出版协议,已进入到稿件编辑阶段。暑期正在开展的工作还有:有关主题教育的理论学习、党支部书记网络培训、编辑继续教育学习、期刊年度核验、期刊出版许可证法人变更、第8期和第9期稿件编辑校对等工作。

第三,强化师范院校学报的教育特色。在专家指导下发布了2025年教育类选题指南,组织了“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劳动教育”“教育数字化”等专题文章,做强《高等教育研究》《基础教育研究》《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等教育类栏目,每期有教育类文章发表,上半年教育类稿件发文20篇,占全部发文数的1/3。

用而行:提升出版质量,建好优质平台

高校学报也是展示学校办学成绩的另一扇“窗口”。 党支部号召全体党员学以致用、学以促行,以实际的工作成绩和工作成效来服务于学校的各项中心工作。

第一,精编细校提升出版质量。不断强化“三审五校二审读”制度,严把内容质量关,2025年已收稿1314篇,平均每月200余篇。目前出刊7期,发文72篇。倾向刊发视野宏阔、富有见地、论述深入的优质长文,文章篇幅进一步加长,平均期发文数为10.3篇,篇均版面8.8个,篇均字数1.58万字。

第二,加强对经济社会现实问题的研究。学报围绕党和国家的重大战略布署和战略需求开展选题,发表新质生产力、低碳经济、绿色经济、数字经济等方面的研究论文9篇。

第三,服务学校“五场硬仗”。为学校的教育教学、科学研究、学科建设服务,是高校学报与生俱来的责任和使命。在教育部名栏《司马迁与<史记>研究》建设方面,栏目至2027年7月已连续设栏36年217期,发表文章932篇。每年的发文数占全国同类学术论文的1/4。2025年上半年史记研究发文 11篇,被《文摘报》转摘2篇。代表文章有:中国史记研究会会长、中央社会主义学院教授张大可的《<史记疏证>编纂始末》。配合学校纪委开展征文论文重合率检测,拟与组织部、学科办合作出版专题增刊。组织“编辑进课堂”,为毕业生讲授论文写作规范。

上一条:【学习教育先锋谱】转作风 提质量 建好教学科研成果展示的优质平台 下一条:后勤服务中心开展暑期食品安全排查工作

关闭

学术讲座
师院要闻
师院快讯